官网 欢迎来到成都欧曼谛技工学校(招生代码:73017)
  • 信息公开
  • 图书馆
  • 服务指南
  • 成都欧曼谛技工学校 > 新闻中心 > 学校新闻
    学校新闻News
    健康校园|打破谣言,你掉入过防艾误区吗?
    时间:2024-12-01 09:29          来源:未知     作者:on-mind
   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,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,终结艾滋,共享健康(英文主题为Take the rights path)。
     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“世界艾滋病日”,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“社会共治,终结艾滋,共享健康”(英文主题为“Take the rights path”),旨在号召政府、部门、单位、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,共同担起防艾责任,昂首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,形成强大合力,共建健康中国,共享健康成果。
      艾滋病介绍
     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(AIDS),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入侵人体后引起的严重传染病。
      艾滋病具有传播迅速,发病缓慢,病死率高的特点,病人及HIV携带者都是传染源,人群普遍易感。

      艾滋病症状
      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、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,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,如带状疱疹、口腔霉菌感染、肺结核,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、肺炎、脑炎,念珠菌、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,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,并发生长期消耗,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。

      艾滋病认识误区
      误区1:感染HIV病毒就是患艾滋病
      HIV即艾滋病毒,而艾滋病指的是艾滋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。
      人体在感染艾滋病毒2—10年甚至更久后,因为免疫系统受到毁灭性破坏,才会发展为艾滋病,出现感染、肿瘤等体征。
     
      误区2:蚊虫叮咬会传播HIV
      艾滋病的传播只有三条途径:性传播、血液传播、母婴传播。脱离人体的艾滋病毒很脆弱,因此以下日常行为不会传染HIV:
      (1)握手、拥抱、亲吻等礼节性接触;
      (2)使用公共设施,如厕所、游泳池、浴池、公共汽车等;
      (3)蚊子、苍蝇、蟑螂等昆虫叮咬。
     
      误区3:安全套防不住HIV
      有证据表明,男用乳胶安全套对艾滋病毒及其他性传播感染的防护率达85%以上。质量好,正规厂家生产的安全套,完全可以有效隔绝病毒、大幅降低性行为的危险性。
     
      误区4:双方都是HIV携带者性生活安全
      如果双方都是HIV病毒携带者,那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有无保护的性行为了。避孕套可以避免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以及其他类型的HIV病毒。艾滋病病毒变异性很强,病毒与病毒之间如果发生重组,可能会带来更大危害。
     
      误区5:HIV感染者不能要孩子
      研究表明,有效的干预措施能使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低到5%以下,在部分发达国家,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已降至2%以下。
      感染HIV的孕妇如果与医生积极配合,采用正确的药物和治疗,帮助胎儿抵御HIV,可以有效降低病毒的传递。
     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艾滋病毒感染者用母乳哺育可能会将HIV传染给孩子。
     
      误区6:一旦感染艾滋病毒,剩下的日子就不多了
      不同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潜伏期不同。有些可能会在短短数月内发病,而有些人却能携带HIV生活数十年,甚至达到预期寿命。
      谨遵医嘱,坚持有效治疗,艾滋病毒在体内的发展可以放缓,延缓发病时间,有效延长感染者寿命。
     
      误区7:同性恋=艾滋病
      艾滋病确实在部分男男同性恋中较为流行,原因是男男性行为的特性更易导致黏膜破损和病毒传播。
      但同性恋不等于艾滋病,同性恋本身与艾滋病传播并无关联。而对同性恋的过分恐惧和排斥反而会加大同性恋者的隐蔽性,增加防治艾滋病的难度。
     
      误区8:高危行为后没办法预防感染艾滋病
     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,从“经过黏膜、创伤等处进入人体血液”,到“构成HIV传染”,需要经过7个进程,中止这7个进程中的某一步,就能防止构成HIV传染。
      凡是接触了HIV感染者的血液、生殖道分泌物或与其共用注射器、针头等的人员,应尽早预防用药。目前,有效的阻断时机应为高危行为后72小时,越早越好。当然,别把阻断药当“事后避孕药”。
     
      打破谣言,走出误区,科学防艾,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。只有当我们全面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、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时,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。同时,我们也应该尊重和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,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用科学的态度来面对艾滋病这一挑战吧!

    推荐关键词:  



    本文标题:健康校园|打破谣言,你掉入过防艾误区吗?,转载请注明来自:https://www.cdomdmyxy.cn/news-xx/1151.html